中国最重的一本家谱,重达90公斤,人物极为显赫 ,那个家族能有如此厉害?
玉碟的历史悠久,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唐代,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清代,成为了清皇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清皇族内部,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,被严格地划分为宗室和觉罗两大支脉。以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的本支直系子孙为宗室,他们身份尊贵,腰束金黄带子,象征着皇族的直系血脉;而塔克世的叔伯兄弟等旁支子孙则归为觉罗,他们虽同样出身显赫,但腰束红带子,以示与宗室的区别。
宗室与觉罗的每一次生命大事,如生育子女、继嗣传承、婚嫁联姻、封爵授职、升补降革乃至死亡等,都会由王公贵族及各旗官员上报至宗人府。宗人府作为管理皇族事务的专门机构,会根据上报的信息详细登记档案,并将宗室的事迹记录于黄册,觉罗的事迹则记录于红册,以此确保皇族血脉的清晰与传承的有序。
既然是修撰家谱,那么自然会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,而这条主线无疑就是皇帝。皇帝作为皇族的最高领袖,其地位与荣耀自然非同一般。因此,在清代的玉碟上,一般不会直接书写皇帝的名字,而是以一种更为庄重和神圣的方式——以皇帝的年号或是庙号来代替,以此彰显皇帝的尊贵与不凡。
光绪朝纂修的玉碟,更是将这一传统推向了极致。这本玉碟厚度惊人,达到了85厘米,重量也达到了约90公斤,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重的一本家谱。它不仅记录了光绪朝及之前历代皇帝的辉煌事迹,更承载着整个清皇族的血脉与荣耀。
然而,随着时代的变迁,清皇族的辉煌也逐渐成为了过去。清朝最后一次纂修玉碟,于1905年悄然开始,历经两年的精心编纂,终于在1907年圆满完成。这本承载着清皇族最后荣光的玉碟,在修成之后,其正本被宗人府小心翼翼地送至乾清门,再由宫内的太监们恭敬地送到乾清宫,放置于象征皇权的黄案之上。随后,一场隆重的恭进玉碟仪式在紫禁城内举行,末代皇帝溥仪在阅览了这本珍贵的玉碟后,将其郑重地放入了龙柜之中,以此作为对先祖的缅怀与敬仰。而玉碟的副本,则照例存放于宗人府,以供后世子孙查阅与缅怀。
如今,这些珍贵的玉碟已成为了历史的见证,它们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展柜中,向世人诉说着那段辉煌而又沧桑的皇族往事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